最近,小伙伴们有没有感觉到格外寒冷?
今年寒潮来势可谓凶猛,对我国大江南北地区都发去了猛烈的攻击,这几天更是为一些南方地区带来了多年难遇的大雪。
如此冷冽的天气下,我们跑去了东北的雪山里。从南方来的同学只能靠着暖宝宝和秋裤畏缩着生存,而北方人民则表示有暖气无所畏惧。
我发现在东北,最带劲的是坐在暖气房里,吃着负几十度的冻梨——这个传说中南方人永远无法理解的暗黑美食。
梨不可貌相,宁可爱过也别错过
一些并不知晓东北冻梨的朋友表示:这黑不溜秋的玩意,居然是梨?看着硬邦邦的,确定不是变种土豆或者黑石头?
实际上,这确实是梨。
每一颗冻梨在他刚出生时与其他的梨子并无差别,只是当其他的梨果们从采摘、运输到最后的销售都被人们精心地呵护时,冻梨们的命运则是从摘下那一刻,就注定要过上漂泊流离的一生,流离的地点就是街头。
冻梨的形成仰仗的是东北室外零下几十度的环境。
流离在满是冰渣的东北大街上,冰冻破坏了细胞结构,低温催活了多酚氧化酶,于是梨果中的多酚类物质快速合成有色物,使得原本平凡的梨儿化身成了神级水果——东北冻梨。
有人说,冻梨是这世界上最悲壮的水果,冻伤后留下的黑褐色外皮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冻梨的内核却完全不同。雪白的梨肉配合欲滴的汁液让人食欲满满,果肉入口即化,汁液甘甜可口,堪称无任何添加剂的“天成果冻“,根本就是童年向的治愈系零食!
但在彻底变身为冻梨之前,它们中的一些可是江湖人称的“噎死狗”,酸涩又噎人。只要是梨都能冻成冻梨,“噎死狗“特指的就是马奶梨。
不同的梨口味各有差异,且不管其生前如何,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冻过后,更甜啦!
在低温的物理魔法下,梨子内的果糖结构开始”旋变“,甜度更是翻倍增长。与此同时,梨内的汁水化作了冰刃,击破了细胞壁,让里面的果糖彻底溢出,导致糖度几乎成指数级增长。
“都是我(果糖)在推波助澜啦”
第一次吃东北冻梨的南方人纷纷表示:绝了,梨子还能这么甜的吗!
不过,要安全地品尝这暗黑美食,需得先经过化冻这一步骤,否则遭殃的就是各位的牙了。
有同学表示,买完冻梨回家,掉在地板上,直接给砸出了一个洞,所以劝各位还是爱惜自己的牙口。
品冻梨的正确方式是首先备好一盆冷水,切记是冷水!冷水!冷水!
接着将冻梨直接潇洒地扔进去,静待它们表演一套绝世武功——用内力将寒气逼出体外。
该招式,只要三分钟,你就会发现梨儿们的外壳裹上了一层脆冰壳,做法成功,即使牙不好也终于可以大口吃梨啦。
不过冻梨的汁水几乎满溢,顺着手和嘴巴流下,容易显得不太聪明的样子。
如果你想记录下征服暗黑水果的这刻,有一个保持优雅的小技巧:用吸管,插入梨中,从内部汲取那最甘甜清爽的梨汁。
不存在果渣的干扰,可谓美观实用两兼得,朋友圈素材都有了!
冻界一哥:东北的究极水果,是老铁心目中的年味代表
与奇特的外表相比,或许冻梨在东北人的心目中,最宝贵的是它身上所蕴含的那股年味和家情。
全中国,只有东北才有零下几十度,只有东北的街头才能生出黑不溜秋的冻梨,东北冻梨是任何地方都无法复刻的地方印记,是甘甜冰爽的年味经典。
“小寒吃冻梨,人间不别离”,冻梨的出现总是与白雪皑皑的寒冬腊月分割不开。
起初是因为东北冬天实在太冷,缺少一切蔬果生长的天然环境,所以东北老铁们为了保持维生素的供给,所幸直接搁在外面的天然室外冰箱冰冻,简单省事。冻梨正是这千万蔬果大军中的一员。
原本只是为解决冬天梨子供应问题的冻梨,凭借其冻前冻后的变身差异和让人惊喜的甘甜清爽,在东北水果界成功拔得头筹,成为年夜饭局后的解腻首选。
东北人的年夜饭长啥样?一个字,油,至少在全国油腻榜能排进前三。
单是过年必备的杀猪菜,就足以让人油丧胆,猪油、猪大肠、猪血旺、猪肝……即使丰盛如此,也不免有些腻味,此时,就轮到咋冻梨大显身手。
吃完入口即化的猪血肠和受过油脂浸润的软滑土豆,再拿起刚在冷水中化好的冻梨。
直接咬上一大口,爆出的梨汁瞬间填满口腔,被冰沙锁住的梨香弥漫在嘴中,残留的油腥味立马拜拜,让人直呼:爽!
年夜饭前,春节前夕,就是卖冻梨的顶峰期,而相较于购物方便、干净整洁的大超市,积雪永远化不完的街头才是冻梨的专属卖场。
对于大爷大妈们来说,即使新出的冻草莓、冻葡萄等冻果在市面上更加跑火,却只有冻梨才能拨动老一辈东北人的心弦。
当哈尔冰记者采访买梨的一对爷孙时,12岁的王子达表示:
“爷爷爱吃这黑煤球一样的冻梨,每年都会买。”
“儿时新鲜水果是奢侈品,冻梨就是过年中高档的水果了,化开后的冻梨还带着冰碴,又凉又甜,这感觉舒服极了。”
王大爷眼睛微眯,回忆起曾经吃冻梨画面的表情很是沉醉。
四四一十六冻,也能冻出一款家常冻梨
有朋友表示:想吃冻梨,人不在东北咋整?事实上,东北人也挺难的,毕竟东北那么大,而真正能在室外一夜就冻成黑煤球的,可能现在也就只有偏北的区域了。
今天我们搜集全网,特地给大家分享一套民间独家冻籍——在此先对“蜗食记”鸣谢一波。
首先,定制一款自己专属口味的冻梨。冻梨,虽然啥梨都可以冻,但是不同品种的梨冻后口感上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花盖梨呢,是酸甜风格的;秋子梨则是嗜甜朋友们的首尝甜款;延边的苹果梨,吃起来嘎嘎甜……大家可以对号入座,各取所需。
有选择恐惧症的朋友们就别纠结啦,街上买到一款就直接开始动手吧!
第二步,将挑选好的梨子洗干净,擦干表皮上的水,给它进入冰牢前一个体面的净身仪式。
第三步,将已经处理干净,对这世间已没有任何留恋的梨儿扔进冰箱的冷冻室,先让它自己在冰箱里适应个四天——记住全程一定开最低温哈。
第四步,将刚刚适应得差不多的梨儿拿出来,再度感受一下阳间的温暖,弥补它心中的最后遗憾,当然主要是让它牺牲得更彻底一些,让多酚氧化酶能够后期功力依然在线。
接着,把第三步重复一遍,这一步看着话术最少,实际上却最容易功亏一篑,毕竟就在眼前的美食还不能下嘴,这也太难为人了。
但是如果大家想吃到棕黑色的滑溜溜的冻梨,还是建议静静等待四天噢。
四天后,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成功的朋友们将会收获多枚黑煤球,噢不,是史诗级水果——冻梨!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像冻梨一样,历经千重风雪后,纵使外表如何像黑煤球,依然保持着那颗雪白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