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酥饼
4人吃过,0人想吃
蜗食评分:
产地: | 中国 四川省 绵阳市 梓潼县 |
---|---|
热量: | 541大卡(100克) |
配料表: | |
赏味期: | 到店即吃 |
推荐理由:
唐代,据传唐玄宗李隆基入蜀时,途经梓潼上亭铺,地方官员以酥饼贡奉,玄宗尝之赞不绝口,后上贡朝廷,遂成为“贡饼”从而扬名,于是蜀中梓潼酥饼在长安渐为人知,时有谈及,并称之为贡饼。
潼酥饼原名“薄脆子”,被誉为梓潼乡土传统风味小吃“三绝”之首,2011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梓潼酥饼制作技艺为第三批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
简要介绍:
梓潼酥饼采用保护区内生产加工的小麦粉、菜籽油、动物油、芝麻和地下水,采用传统工艺和独特配方制作。旧时用木炭火,现采用红外线炉烘烤而成。
梓潼酥饼的产生要经过4个步骤,首先是制酥,用菜籽油下锅烧热,端离炉火,慢慢倒入白面粉迅速搅拌均匀后,起锅盛入盆内待用;然后和面,将面粉搓揉成表面发光的硬面团,再将剩余的碱水洒入,并用拳头在面团上压,使碱水渗入面内。然后将面团移在面板上用力搓揉到有韧性时拉成长条,抹上清油,摘成面剂;接着开始制饼,将搓成的长条压扁,再用小擀面杖擀成约5厘米宽的面片,逐片抹上油酥、撒上椒盐,右手拎起右边的面头,向外扯一扯,再按3折折起来,每折长约20厘米,然后由右向左卷,卷时要用右手指微微往长扯,左手两指撑面片两边往宽拔,边扯边卷成10余层,再将剩余面间扯长扯薄,抹上油酥,扭成蜗牛状;最后是上鏊,将面团压成中心稍薄,直径约7厘米的小圆饼。在鏊内倒入油,将小圆饼逐个排放在鏊里,鏊下的火力要分布均匀,达到火色均匀,两面酥黄出鏊即成。
口味特点:
梓潼酥饼被誉为食中佳味,其形如满月,色泽浅黄,光泽明亮,酥纹均匀清晰,入口酥脆,遇湿消融,酥香可口,余味回香淡雅,破分层薄如纸,酥松油润而不腻,未齿脱尽者皆可享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