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酱油其实挺简单的。我就把我能买到的都买一下,然后每样打开喝一口。
笨办法对不对?但是有比较了,才会知道谁好谁不好呀。
这些年,超过20种,包括某种著名的、据说价格贵过威士忌的五年陈国产酱油。
最后最喜欢的,是今年春节前一位新加坡朋友帮我手拎回来的,新加坡广和兴酱油。
当时我们在一间餐馆会面,打开这两瓶酱油,各尝了一口之后,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店家店家,你们有没有白斩鸡?非得好好杀只肥肥的走地鸡,才能与这么妙的酱油般配啊!
但是店家没有鸡。
于是大部分时间我们一桌人就沉浸在直接用筷子沾了酱油入口的美味中。包厢里的服务员全程目睹了我们边吃酱油边互相频频点头的古怪情状,大概可以名列他职业生涯中见过的怪食客前茅。
广和兴是那种很传统的广东式酱园,所有工艺,都是传统的。

它的生抽,叫“酱青”,也就是上图左边那一小碟浅色的酱油。不太咸,带点甜,但鲜度极佳,你甚至闻得到属于好酱油的香气,那是一种复杂而妙的清甜之香。
不夸张地说,广和兴的生抽,真是可以空口喝一小杯的。
我用来做煲仔饭:

也用来直接做小馄饨的酱油汤:

如果你备了苏式面条准备随时做碗苏州面的,广和兴的酱青(生抽)绝对是可以加分的。
还试过用来做清蒸鱼的鱼豉油,用来拌豆腐,等等。我是不太舍得用来做菜的,除了那锅煲仔饭。
一切清淡而味鲜美的食材,广和兴都能胜任。

至于说广和兴的“酱油”,却是指老抽。
也就是图上右下角那一碟,浓稠状。
瞧着挺像新加坡菜馆配海南鸡饭端上来的酱油膏对不对?实际上,完全不是一码事。
它几乎不咸,极为香浓,带着一点微焦的香气,吃口略甜。我们想要拿一只完美的走地鸡来配的,其实是这一盏老抽。
个中美好,广东人民大概能容易了解,因为你们小时候的传统老抽大约就是这样的。但江浙和北方人民恐怕有点难想象:老抽是在生抽(头抽)之后再晒出的酱油,盐分已经几乎都析出,口味偏甜,用来做菜方便上色。
忘记超市里那些“老抽”吧,它们许多不过是人工添加过焦糖色的偏咸点的酱油。可是广和兴的这一盏呢,仍然是当得起可以空口尝试的。
事实上当天我们喜欢它,还胜过生抽(酱青)。
用来配白切的鸡肉、牛肉都相当不错,浇在白灼的生菜上,会有意外之美。
广和兴方面说,这样一瓶生抽,需要晒制一年以上。而老抽,则是在生抽之后再加冰糖,多晒四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