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 | 中国 山东省 泰安市 泰山区 |
---|---|
热量: | 108大卡(100克) |
配料表: | |
赏味期: | 每年5-8月 |
推荐理由:
赤鳞鱼是泰山独有特产,肉质细嫩,柔若无骨,是鱼类中的稀世珍品,也是山东省重点保护的唯一淡水鱼类品种,与富春江的鲥鱼、青海湖的湟鱼、洱海的油鱼和弓鱼,并称为我国五大淡水名鱼。
简要介绍:
泰山赤鳞鱼长年生活在泰山的山涧溪流中,在泰安可谓家喻户晓,向来被誉为泰山名产。泰山赤鳞鱼是历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御膳中珍馐佳品,历代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对其推崇备至,李白曾有诗日:“鲁酒瑚珀色,汶鱼(螭霖鱼)紫锦鳞。"”1958年5月,毛泽东主席视察江南路过泰安时,当时的县领导到火车上汇报工作,并带了一桶泰山赤鳞鱼送给毛主席。2007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泰山赤鳞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泰山赤鳞鱼是一种小型野生鱼类,原名螭霖鱼,又名石鳞鱼、时鳞鱼、斑文鱼。属鲤科,突吻鱼属,种名为多鳞铲颌鱼,在古代的时候称为汶鱼。赤鳞鱼生长在泰山海拔270米--800米之间的山涧溪流中,生长也很是慢,长成需三年,但也长不足六寸,粗不过手指,重不过二两,眼圈金黄而眼珠青黑,形似龙目圆睁,偶见上唇有须两对的,就像虬须摆动,有极细的鱼鳞遍体,鳞片细密,环扣而紧凑。微黄透亮,背鳍尾鳍黄且灰,而腮鳍腹鳍色呈桔黄。到了求偶季节,雄鱼的鳍会变成吉红色,在阳光下,光彩熠熠,通体透明,煞是好看,所以被当地人叫做赤鳞鱼。
泰山赤鳞鱼品种有金、银、豆、草之分,赤鳞鱼以通体金黄油润的为上品,最为好吃,曰“金赤鳞”,色若银白赛雪的次之,名“银赤鳞”,再者,脊背豆青色,为“豆赤鳞”,再次,脊背黑灰色叫“草赤鳞”。“草赤鳞”易得,而“金赤鳞”现在则不多见了,主要生长在沙岭村天井湾、天龙河一带。
口味特点:
泰山赤鳞鱼,其肉质细嫩、香而不腻、鲜而不腥、营养丰富。赤鳞鱼因其幼嫩,所以吃法并不算太多,油炸或清汆最是好。赤鳞鱼含有钾、锌、镁、钙、铜等12种以上矿物质和18种以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以及18种以上抗衰老及预防心脏病的脂肪酸,具有补脑力、生智慧、降浊气、悦颜色、延高年、明目聪耳、齿牙坚固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