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白玉,江南入夏第一果,枇杷中的爱马仕

初夏的北方,水果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而枇杷一熟,南方人的夏天就到了。

2.jpg

“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从立夏到小满,不过半月时光,江南人的朋友圈,就被枇杷的颜值刷屏了。

1.jpg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古以来就被成为“鱼米之乡”的江南,也是最适宜枇杷生长的温柔乡。正所谓,中国枇杷看江南,江南枇杷看苏杭!

但为了这一口鲜甜,江南人性格中的另一面,也显露无疑。为了抢吃枇杷中的爱马仕——苏州东山白玉,江南人不惜花费上百块的快递费。吃货的心情,理解一下。

5.jpg

苏州枇杷:白玉青种,在白砖青瓦之间。

6.jpg

清朝人沈朝初在《忆江南》里写道:“苏州好,沙上枇杷黄。笼罩青丝堆蜜蜡,皮含紫核结丁香。甘液胜琼浆。”说江南,只提苏州;而说到苏州,又只提枇杷。苏州的枇杷,无论白玉、白沙还是青种,都能代表江南的美,成为“忆江南”的符号。

4.jpg

位于太湖东南部、苏州市西南边的洞庭山,自古以来便因枇杷闻名。而东山与西山,各有不同的出产。

3.jpg

东山白玉,只听名字,就充满诗意,让人不禁联想到江南美女的小家碧玉。白玉枇杷色泽淡雅,轻盈的果皮上挂着一层白霜,长着细细的绒毛。剥开这层浅浅的黄,露出洁白的果瓤,带来清新的甜香,最是令人垂涎向往。几颗水润清甜的白玉下肚,初夏的燥热便走开了。白玉、白沙,像一对来自东山的双胞胎姐妹,常令外地人傻傻分不清楚。白沙的颜值稍逊一丢丢,但是甜度更胜一筹,两者难分高下,令人难以取舍。

7.jpg

大约一周以后,西山的青种也赶来了。西山的枇杷在成熟后,果实与枝茎相连的地方还泛着青绿色,由此被称作青种枇杷。与东山枇杷相比,西山青种的果实个头偏大,在清甜之上又增加了酸酸的口感。酸甜相间的青种枇杷,更符合小年轻的口味。

9.jpg

东山和西山是苏州人的宝藏。以前,苏州人爱开玩笑,说每一个苏州人,都有一个东山或西山的亲戚,他会突然出现,为你带来新鲜的瓜果。这个亲戚,便被戏称为姑苏版的“圣诞老人”。“小满枇杷半坡黄”,夏初时节,在苏州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枇杷,便是这个圣诞老人给苏州最好的礼物了。

8.jpg

苏州枇杷,大多生长在古村落间,有一番悠远的意境。枇杷上市期间,苏州人更愿意亲自去洞庭山周边采摘。在山谷林间,吃一口自己刚刚摘下的枇杷,点一份清淡爽口的凉面,再来一盘苦菜。苏州人的夏天,就是这么的古朴惬意。

相关文章 (查看全部11篇)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