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菜苔
3人吃过,0人想吃

蜗食评分:
8.8
  • 3人评价,6人拔草
一星:
二星:
三星:
四星:
五星:
种草 拔草 点评
分享到:
产地: 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洪山区
热量: 43大卡(100克)
配料表:
赏味期: 每年11月上旬-次年3月

相关图片:

推荐理由:

洪山菜苔,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紫菜苔的珍稀品种。洪山菜苔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便为蔬菜中的极品,在历史长河中,垂青洪山菜苔者,不仅有普通百姓,还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文人墨客。史载早在盛唐时期,洪山菜薹即被皇家封为“金殿玉菜”,列为贡品。后成为历代向皇帝进贡的湖北特产,被后人称为“珍贵的活化石”。

简要介绍:

洪山菜苔,又称红菜苔、紫菜苔,是脱胎于红菜苔的一个独特地方种,主要产于武昌洪山一带,故称洪山菜苔。洪山菜苔颜色紫红、色泽艳丽,脆嫩清香,营养丰富,是武汉人冬春两季的家常菜之一。洪山菜苔原有三个核心品种:大股子、胭脂红、一窝丝。一窝丝现已失传,胭脂红也鲜为人知,只有当地农户有零星种植。一般将“大股子”作为洪山菜苔的正源。

早在1700多年前,武汉市洪山区就有种植菜苔的历史,一直到清朝,始终被作为御菜进贡到皇宫。“塔影钟声映紫菘。”民间传说,武汉最正宗的洪山菜苔,必须产自宝通寺钟声所及之处,这片地被称之为“钟声地”;而冬日阳光照射,洪山宝塔在地上投下的阴影所及之处,这块田被称为“塔影田”,这里种出的菜苔最为正宗,甚至在民间被奉为“圣品”。

洪山区北有洪山,阻隔寒风,南有南湖,气候湿润,其“聚宝盆”一般的地形,在洪山区附近形成了一片暖冬小气候,是洪山菜苔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另外,洪山一带的土壤也不是一般的土,千百年来,长江洪水夹带的泥沙在宝通寺一带沉积下来,形成了一种叫“灰潮土”的碱性沉积物,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磷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出来的洪山菜苔,营养丰富,甜脆爽口。

洪山菜苔肥美粗壮,色泽艳丽,长度能达到60-80厘米,是普通紫菜苔的3倍左右,梗茎直径超过3公分,茎部的长度、茎粗也远远超过了一般的菜苔,叶片更是比一般的菜苔肥大、碧绿,整体形态上都要比其它地方产的菜苔硕壮许多。一级品质菜苔质地脆嫩,色泽紫红色,叶广呈卵子型,叶片附着牢固,苔身下粗上细,皮薄,不带圆型裤叶及大叶,菜苔比例均匀,不带根茎,不萎缩糠心,削切尾端保留嫩茎,切面呈平斜面,苔茎整直不弯曲、新鲜、整洁均匀。

洪山菜苔从11月上旬到翌年3月上市,其食用部分主要是嫩苔秆,营养丰富,甜脆爽口,以长逾尺许一指粗细、颜色紫红、质地鲜嫩为上品,经霜冻后味道特佳。由于洪山菜苔色、香、味、形俱美,又应了“紫气东来”之说,是春节前后的席上佳肴。

口味特点:

洪山菜苔营养丰富,甜脆爽口,以长逾尺许一指粗细、颜色紫红、质地鲜嫩为上品。洪山菜苔生吃也显得脆嫩,有清甜感觉,无菜腥味。用油爆炒后酥嫩香软,反而没有紫色汤汁,入口甜香、滑爽,是蔬菜中的佳品。

拔草&点评 (查看全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