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杭州老葱包烩哪家强?

葱包桧是最能代表杭州的小吃,别的地方还真吃不到。

做葱包桧的小摊大多藏在深巷里弄。这些年,伴随着大规模的拆迁和日趋严格的城市管理,许多摊子都已不复存在。

那么,在杭州,要到哪里吃葱包桧?

我们走街串巷,最终找到了18家摊店,吃了几十副葱包桧,写下了这篇推荐。希望趁这些老底子的味道还在,我们别错过。

整理好的清单在文末,图片可保存。

P.S. 本次寻店仅限于小摊和小吃店,不包括杭帮菜馆。

1 | 姜奶奶葱包桧—老底子的味道

地址:德胜新村100幢楼下
出摊:6:30-10:00(只做早餐,油条用完就收摊)
价格:5元(用了2根油条,这个价格还算实在的)

1.jpg

姜奶奶今年76岁,已经做了30年葱包烩。

姜奶奶的用料很讲究。油条是早上送来的,不多,用完就收摊;春饼皮是自己烙的,大小厚薄都很匀称;葱段洗净沥干放在小筐里,一看就很新鲜;甜酱用传统方法熬制(水、面粉、酱油熬成粘稠状,加入白糖和味精),辣酱则是盐渍的辣椒圈;配料加了少许雪菜,与葱段一起,解了油条的腻。

2.jpg

葱包桧是现包的,用掀子压透,烤好以后表皮金黄薄脆;油条压得很紧实,但因为放的很多,也不失松软;葱段不少,刚好是可以撕扯着出来的长度,带着烤出来的汁水,有丝丝香甜。

希望姜奶奶健康长寿,这老底子的味道,还能再吃几年。

2 | 王老大蛋饼店—配上故事和牛肉粉丝汤食用更佳

地址:流水苑51幢商(9)
营业:5:30-21:30(牛肉粉丝汤中午卖完)
价格:葱包桧3元,牛肉粉丝汤5元

3.jpg

熟客坐在门口打牌,老板娘会把饭端到桌前

王老大的小吃店开在居民楼下,来吃的大多是街坊邻居。王老大做了38年葱包桧,喜欢一边做一边给客人讲葱包桧的故事,他很自豪,“别人只会做,不知道这葱包桧儿的来历!”

葱包桧是提前卷好的,码在保鲜盒里。用的掀子是熨斗形状,“这是老太婆的小脚,对秦桧恨得要死,要狠狠的踩一踩!你听,还咯吱咯吱响哩!”

4.jpg

王老大把葱包桧压得很紧很脆,就是稍稍有点散,中间刷了厚厚一层甜酱,手指一捏就溢了出来。这甜酱加了蜂蜜,更加香甜,也是很舍得放啊。

5.jpg

如果在店里吃,推荐来一碗牛肉粉丝汤,肉粒清晰可见,不知道是不是最后几碗的缘故,甚至还有大块的、炖到软烂的牛筋。

不得不说,葱包桧与牛肉粉丝汤真是绝配。

3| 王阿姨葱包烩儿—脆得掉渣

地址:树园小区8幢楼下(东园小学往北约100米)
出摊:6:00-18:00
价格:3元

6.jpg

王奶奶65岁,还是愿意别人管她叫王阿姨。

葱包桧的摊子就摆在自家的杂货铺前,门上挂着的小玩意有穿越回八十年代的感觉。小区里有三家做葱包桧的,但是王阿姨的最好吃,用她的话说,就是“用力压,压得久,就脆。脆了就好吃。

王阿姨的用料中规中矩,1根油条压得很紧实,抹上自制的甜辣酱后,又加了点榨菜末。一口咬下去,就被惊艳到了。

7.jpg

脆!脆的掉渣!直到吃完,这饼皮都是脆的!

4| 叶阿姨葱包桧—河坊街附近的最佳选择

地址:后市街44号对面
营业:6:00-19:30
价格:3元

8.jpg

如果不是这块牌子,恐怕没人知道这里有葱包桧

叶阿姨的摊子就在自家门口,与河坊街那些满是槽点还贵的要死的葱包桧相比,这里的性价比要高出一座雷峰塔。

叶阿姨从2002年开始做葱包桧,每天凌晨四五点开始烙春饼皮(附近有些摊店用的皮子就是从她这里买去的),甜酱和辣酱都是传统的制法,但使用的工具很特别,是特制的铁板夹,既可以烤,又可以压,免去了自己掀压的辛苦。

9.jpg

每个葱包桧里只放了1股油条,压得很实很脆,葱放的偏少,甜酱咸甜适中,辣酱是偏咸不辣的口味,不加其他配料,是葱包桧最朴素的味道。

10.jpg

在河坊街附近能吃到这个水平和价位的葱包桧,就偷着乐吧。

5| 东东小吃店—电熨斗压的葱包烩

地址:金钗袋巷96号
出摊:14:00-18:30
价格:4元

11.jpg

这是家小两口操持的小吃店,早上和中午丈夫做面,下午妻子做小吃。

压葱包桧的工具,是不插电线的老式电熨斗。

12.jpg

与其他店不同的是,葱包桧压好后不是直接涂酱合并,而是放在托盘里,由客人自己刷酱,刷什么,刷多少,自己掌握。

13.jpg

甜酱是大众口味,辣酱是腌渍的辣椒末,很香。葱放的太少,卷的也不够齐整,拿起来有点散。看这个油条量,以及吃完后的饱腹感,应该也是放了2根。如果在鼓楼、河坊街、胡雪岩故居附近,可以来这里吃。

做葱包桧的小姐姐说,之前是婆婆在做,现在换成了她。听到这里,真是很欣慰,葱包桧终于后继有人了。

6 | 老做鸡蛋饼—城西的独苗苗

地址:玉古路求是村63号楼下
出摊:6:30-10:30,15:00-19:00(但其实只要有客人,老板娘都在的)
价格:3元

14.jpg

大城西,就只找到了这一家。隐藏在铁栅栏后,却很难错过,因为总是排着队。老板夫妇在屋里忙碌着做饼,扯着嗓子朝外面喊:“要甜的辣的?要葱么?香菜呢?”也是辛苦。

老板夫妇在这里做了七八年葱包桧和鸡蛋饼,出品一直很稳定。用料很规矩,不多不少刚刚好;工具很规矩,就是传统的泥刀;味道也很规矩,挑不出毛病。就好像班里低调听话、总考第十名的同学。

15.jpg

如果你在城西或者西湖西北侧景区,来这里准没错。

7 | 阿胖葱包桧—湖滨仅存的老底子葱包桧

地址:学士路劝业里弄堂口(九井料理对面)
出摊:6:30-17:30
价格:5元(性价比低,但在湖滨已是良心价)

16.jpg

奶奶觉得自己胖,就起了这个名字

这里是湖滨仅剩的几栋没被拆迁的老房子。阿胖的小摊就摆在自家门口。阿胖今年65岁,做了40年葱包桧,用的也是煤饼炉和铁板夹,夹子外面已经锈迹斑斑。

17.jpg

这里的葱包桧用料比较省,油条和葱段都偏少,自制的甜酱稍微偏咸,辣酱是直接买的瓶装酱,好在总体味道还不错,烤的也够脆。老实说,这样的出品,并不算优秀。但是,作为西湖边上仅存的老底子葱包桧,能坚持做下去就很不容易了。

18.jpg

如果在湖滨附近,这里是不二之选。但是,阿胖却不想再做下去了,她盼着早点拆迁,搬进大房子。那时候的湖滨,恐怕就吃不到像样的葱包桧了。

8 | 天水巷口葱包桧—小巧的摊子,小巧的奶奶

地址:天水巷与中河北路交叉口(天水巷路牌下)
出摊:6:00-9:00,14:00-18:00
价格:3元/对

19.jpg

这是我们见过的,最小的摊子。木板搭起来的简易台子,只能摆下小煤炉,以及放着酱料、葱段的小箱子。

葱段切得偏短,但放的很多,而且是现烤的,味道更香。葱包桧的个头也偏小(大概是春饼皮烙得小了),但油条放够了1根,压得紧实香脆,味道不错。

20.jpg

做葱包桧的奶奶很小巧,弯着腰做葱包桧,再弯着腰刷酱、找钱,只有没生意的时候,才坐在小板凳上休息一会儿。奶奶说,因为生活困难、没有低保,城管网开一面,才得以在这里摆摊。说完,就憨憨地笑了,脸上没有丝毫疲惫。

如果在武林商圈逛街,不妨走多几步路去支持一下奶奶的生意。

9 | 潘阿姨葱包桧—喜欢吃葱?没问题!

地址:大树路树园小区东门(东园公园正对面的铁门内)
出摊:15:00-17:30(周末会稍微早一点出摊)
价格:3元/对

21.jpg

这个小摊很有趣,绑着液化气罐,架着煤气炉和铁板,地上还有个大保鲜盒,放着卷好的饼筒。潘阿姨一看就浑身都是劲儿,用的掀子很沉,“砰砰砰”得压下去,压得葱包桧咯吱咯吱作响。

22.jpg

潘阿姨做的葱包桧挺好吃,与王阿姨葱包桧相比,只是没有脆到掉渣而已。难得的是,阿姨还备了一塑料袋的新鲜葱段,遇到喜欢吃葱的客人,就抓一小把葱段现烤

如果正好路过,不妨就在这买,喜欢脆的话,请阿姨多烤一会儿便是。

10 | 毛毛葱包桧—能吃饱的葱包桧

地址:和睦路7号
出摊:8:30-天黑
价格:5元/对

23.jpg

摊主阿姨圆脸盘儿,爱笑,人们都叫她毛毛。

毛毛的葱包桧和姜奶奶一样,都是用老底子的做法,每个葱包桧卷1整根油条,饼筒被撑的圆滚滚的。一对儿葱包桧吃下去,就吃饱了。

24.jpg

毛毛使用的甜酱、辣酱,甚至是雪菜,也和姜奶奶一样,所以最终出来的味道,也是外皮薄脆,油条紧实里又带点松软,口味也是咸甜香恰到好处。

唯一不足的是,葱放少了。喜欢吃葱的小伙伴,可以叫毛毛现烤一些葱段。

总结一下

25.jpg

除了以上10家推荐,我们还吃了另外8家,其中不乏颇受欢迎的网红店家,还有采用新派做法的特色店。

注:本文提及店家与我们没有利益关联,一切推荐及吃吃吃均为个人行为。

相关文章 (查看全部10篇)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