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打滚是老北京的一道名小吃,在大街小巷的饭馆或者小吃店里经常能看到。因为外表有一层黄豆粉,形色黄土,故名“驴打滚”。
为嘛要裹黄豆粉呢?我想,除了起到防粘的效果外,主要还是因为想当年黄豆比较常见,比其它豆类产量高,味道好的原因吧。
如今,都讲究“求新求异”,在传统“驴打滚”制作基础上,可以做出多种颜色的驴打滚。人都讲究染个五颜六色的头条、五彩斑斓的衣服呢,更何况美食,也在与时代不断改良中。
今天的驴打滚依然是中规中矩的制作,只是比起传统的驴打滚,那“肥肉”更薄了一些。另外也将清水换成了牛奶,除了营养丰富外,蛋白质的增加,也使得糯米团的口感更弹更筋道。
长话短说,直接“牵驴”上来。
材料:水磨糯米粉100克,牛奶120克,红豆沙适量,黄豆适量
时间:糯米粉蒸20分钟,黄豆150度烤15分钟
材料准备好:水磨糯米粉、低糖红豆沙、牛奶、黄豆。
先将黄豆铺撒在烤盘里,入烤箱中层,上下火150度烤15分钟;没有烤箱可将黄豆入炒锅小火炒熟。
黄豆晾凉后用料理机打成细末。
将黄豆末过筛,只用细腻的黄豆面;粗粒可以重新再打一遍,过筛后使用。
100克糯米粉,120克牛奶;想要面团柔软,牛奶可适量增加;也可以将牛奶换成清水;但加了牛奶味道更醇香,还能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将糯米粉和牛奶充分混合,用勺子舀起,呈流线型垂落。
将牛奶糯米浆入蒸锅,大火上汽后蒸20分钟。
牛奶糯米团晾凉后,用小勺刮离碗壁。
手上抹少许植物油防粘,戴烘焙手套也一样要抹油。
将糯米团放在双手之间揉搓几下,使面团成型并圆润。
案板上撒适量黄豆粉。
糯米团放在案板上,表面也撒少许黄豆粉,用擀面杖擀成长方形面片,厚度可随个人喜欢来调整。
将低糖红豆沙用抹刀均匀地铺抹严实。
从上向下卷成卷,表面再撒黄豆粉,这就是“驴打滚”的雏形。
用利刀将糯米卷切成均等份,“驴打滚”就做好啦,摆盘食用更显精致。
小贴士:
1、糯米片可薄可厚,喜欢吃糯米的,可以将面片擀得厚一些,更突出糯米的洁白;喜欢吃豆沙的,可以将糯米片擀得薄一些,红白两种厚度差不多,食用时既能品味到糯米的弹软劲道,又能享受到红豆沙的细腻香甜;
2、糯米浆可用牛奶或者清水来调制,想突破传统,还可以加入天然植物色素如抹茶粉、红甜根粉、南瓜粉等,做成彩色的;
3、糯米团蒸熟后非常粘手,不管戴或者不戴手套,都要抹少许植物油才能顺利取出并成团;
4、 案板上的黄豆粉是一定要撒的,如果不撒黄豆粉就要在糯米面团及面片两面抹大量的植物油才能防粘;
5、黄豆刚烤完或者炒完时,由于内部有热气,所以还是软的,充分晾凉后会变硬,用料理机很容易打成黄豆面,过筛后使用,口感更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