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伏之后,水稻也来到了生长关键期,即“抽穗”,这关系到之后水稻结粒数与粒重。因此,这个时期农民朋友们一定会在田里忙活。
既要注意给水稻供给生长所需的水分,又要做好抗倒伏的工作,同时还要除害虫、除杂草。这样一来,才能保障水稻生长良好,从而获得丰收。而在这个时期的水稻害虫当中,有一种害虫特别让人讨厌,也是很多农村娃童年时的噩梦,小时候那会下田帮父母干活最怕遇见它,这种害虫就是“咬趾虫”。
咬趾虫是什么昆虫?
听到咬趾虫这个名字,肯定会有很多朋友在想,它是不是会咬人的脚趾头。诶,大家还真没猜错,这种昆虫就是会咬人的脚趾头,而且咬人非常的疼,故而得名。咬趾虫的学名叫做“大田负蝽”,在民间还有大田鳖、水知了、钳蝽、鳖蝽、大水虫、咬趾虫等叫法。是半翅目负子蝽科的昆虫。别看咬趾虫是一种昆虫,且个头也不大,但它可是十分危险的一种昆虫,因为它的性情十分凶猛,且攻击力极强。
咬趾虫的危害
咬趾虫是肉食性昆虫,倒是不会危害到农作物,但它的食谱当中,却有农业益虫,比如青蛙、蝌蚪等。同时,它还会捕食小鱼、鱼卵。这里捕食小鱼可不是捕食鱼苗,而是会捕食比它自身个头大上不少的小鱼,对于水产养殖来说,危害也是很大的。
而咬趾虫最厉害的地方则是“烂肉”,没错,就是“烂肉”。前面我不是说过吗,它是很多农村娃童年时的噩梦,下田干活最怕碰到它,原因就在于被它咬一口就会烂脚,那种疼痛感,我敢肯定你会记得一辈子的。
咬趾虫之所以这么厉害,是因为它在咬到猎物时,会快速向猎物体内注射一种可以溶解组织的酶,然后吸食液化后的组织。
简单点来说,一旦咬趾虫咬到你,就会向你体内注射可以溶解组织的酶,然后你的皮肤就会被溶解液化,就烂了。咬趾虫也因这个本领,被农民朋友们戏称为“水中霸王”。
咬趾虫的价值
在以前,农民朋友们是很讨厌咬趾虫的,因为它在稻田里、池塘里很常见,常附着在水草上静伺猎物,一不小心踩到它,就会被它咬一口,然后脚就会疼好久。
但是大家知道吗?现如今的咬趾虫可是成为了一种稀罕货,在市面上的售价高达100多元/斤,其原因就在于,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为丰富且美味可口的昆虫类食物。这里肯定有朋友就会好奇,这种昆虫也能吃?确实能,在我国贵州、两广一带,咬趾虫还有个响当当的名号,叫做“桂花蝉”,因体上生有香腺可释放类似桂花的香味,外形有点像蝉而得名。
而据现代研究发现,桂花蝉含优质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脂类、维生素、钙、磷、铁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其味甘、咸,性温,入肾经,有壮腰补阳、滋补养颜之功效。应用时,可将之炒烤,去头、瓜、壳即可食用,味道十分鲜美,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而逐渐成为市场上十分受欢迎的食用昆虫。
不过,由于目前养殖桂花蝉的农民不多,主要还是以野生供给市场为主,但野生的桂花蝉因为环境等因素,越来越不好抓了,故而就使得其市场价格年年上涨。截至目前为止,市面上桂花蝉的价格一般在4-5元一只,一斤在20只左右,所以价格一般也就在100多元/斤了。
咬趾虫哪里有?
看到这个价格,或许有朋友想去抓,那么咬趾虫在哪些地方有呢?咬趾虫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辽宁、河北、北京、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地。主要生活于沼泽、水稻田、池塘、溪涧和水沟等浅水域,多在在浅水域底层水草间活动。
若真想要去捕捉的话,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不然被它咬一口,有得你受的。不过,我倒是不建议大家去捕捉。首先,现在野生的咬趾虫也不常见了,滥捕滥抓的话会影响生态平衡;其次,现在农药、除虫剂用得也比较多,这种野生的也不安全。
大家真想尝试下桂花蝉是什么味道,最好是去市场上购买人工养殖的,这样吃起来也安全些。